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0 [2]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杭州310006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慢性肾脏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是由肾小管损伤、肾血管病变、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各种原因诱发的慢性肾脏功能、结构障碍综合征[1]。慢性肾脏病早期缺乏显著症状或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明显的腰酸及乏力、夜尿增多等相关症状,重者出现酸碱平衡紊乱、高血压、矿物质骨代谢异常和严重高钾血症等情况,生活质量差,死亡风险较高[2]。因此,早发现和早诊断、早治疗对慢性肾脏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作为新型血磷代谢调节因子,因慢性肾脏病患者病发后常伴钙磷代谢障碍,可导致血清FGF-23表达显著增高;而FGF-23能作用于人体肾脏组织,对磷重吸收进行抑制,降低NPT2a(钠-磷共转运体)、NPT2c表达,增加磷排泄,减少血磷含量,故临床认为FGF-23参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且和肾功能的恶化程度存在相关性[4,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