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心水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晓龙[1] 宋俊[1] 潘仁友 伍德明[1] 袁春玲[1]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医院,江苏盐城224000

出  处:《陕西中医》2022年第2期197-200,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资助项目(YB201968);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125号]。

摘  要:目的:采用利心水方干预冠心病心力衰竭,观察其对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心肌纤维化及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前体C前肽(PICP)、Ⅲ型胶原前体N前肽(PⅢ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端肽(ⅠCTP)、PICP/PⅢNP、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为87.18%,高于对照组57.50%,中医证候总积分也有改善(P<0.05);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为84.62%,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LVEDD、LVESD、LVEF、SV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SD、LVEF、SV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CP、PⅢNP、ⅠCT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ⅠCTP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ICP/PⅢNP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PICP/PⅢNP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M及LVMI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心水方可以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对心肌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改善心肌重构。

关 键 词:冠心病 心力衰竭 利心水方 心功能 心肌纤维化 心肌重构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