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皇 周灵灵 Liu Huang;Zhou Lingling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4-104,共11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济增速放缓下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研究”(19CJL0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常态下基于扩展FA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管理策略研究“(GD21CYJ31);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X证书制度专项研究课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机制研究“(ZJSX2020-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我国2003-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偏向指数,并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总体上偏向节约劳动力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且农业技术变迁在区域间呈现出较大异质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引致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对这一路径偏向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偏向指数存在正向冲击,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劳动力女性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的进程。为适应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需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好针对大龄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组织化程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