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葆华[1,2,3] Zhou Baohu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3]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43-152,共10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规律及治理研究”(20ZDA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集群行为涌现与演化的机制分析及预测”(71731004);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项目“基于计算的新媒体舆论过程研究”(202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将舆论理解为公共议题、事件或人物可见性与注意力分配与竞争的社会及传播过程。可见性与注意力的分配与竞争具有媒介物质性的视角,与媒介技术架构密不可分。从大众传播发展到智能传播时代,舆论基础逻辑发生重要的历史转换,即算法成为可见性与注意力的新生产机制与逻辑。算法驱动的可见性包括个性化推荐与集体化热点两种方式,具有平台差异性和圈层差异性,并作为元逻辑在新传播生态体系中展开可见性的循环。在智能时代,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算法可见性与注意力的分配正义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