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浩雄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2年第6期46-48,共3页
摘 要:本文要探究的是发生在20世纪两位德国哲学家之间一些不甚瞩目,却依然重要的哲学争论。争论的经过大致如下。伽达默尔(1900-2002年)在1960年出版了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宣布要建立一种哲学诠释学,它将以“理解”为立足点,在人文科学领域抵制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过分要求。这种独特的理论主张和思维模式,在西方哲学界逐渐掀起了一阵浪潮,一时间喝彩声无数。但也不乏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同为诠释学领域的阿佩尔(1922-2017年)。此后30多年,阿佩尔针对诠释学的“理解”问题,包括理解中的意识形态疑难、理解要“不同”还是要“更好”等问题,与伽达默尔展开了一系列争论。笔者尝试对争论的重点做扼要的阐述与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