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岩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2年第2期56-58,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早期降压治疗,B组采用大骨瓣手术治疗,C组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1、3、7 d颅内压,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B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 d,三组患者颅内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与C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同期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NIHSS评分(20.24±2.42)分和C组的NIHSS评分(20.09±2.21)分均低于A组的(28.63±3.57)分,B组ADL评分(48.56±5.62)分和C组的ADL评分(49.33±5.89)分均高于A组的(29.76±3.9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3.33%,均低于A组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手术或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进行早期降压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压,将颅内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降低脑损伤,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0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