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2PN及多PN发生率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蒲琳 曾湘晖[1] 李晓娜[1] 潘迪 张振刚 

机构地区:[1]青海省人民医院,810000

出  处:《青海医药杂志》2021年第11期14-16,共3页Qingha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编号:2019-HZ-823。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两种不同受精方式下出现双原核(2PN)、多原核(多PN)的发生率,进一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3月我院生殖中心行ART助孕患者5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ET组和ICSI组,其中IVF-ET组443例,ICSI组10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受精后出现的2PN及多PN的发生率。结果:IVF-ET组及ICSI组2P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P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ART助孕技术过程中,IVF-ET受精方式下多PN发生率偏高,患者可以考虑下一周期助孕时改用ICSI技术,可一定程度降低异常受精(多PN)发生率,有效提高行ART技术后的妊娠率。

关 键 词:体外受精-胎植胚移 卵胞浆内单精子 显微注射 双原核 多原核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Q813.7[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