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公共化之后——1919年新青年婚恋话语的危机  

After the Publicity of Love Letters:The Crisis of New Youth's Love and Marriage Discourse in 19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盖琳 Gai Li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153-160,共8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早期作品与晚清民初思想的关系研究(1898—1918)”(项目编号2022-ZZJH-5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新文学中的早期“情书”,胡适借《新婚杂诗》化解了新派人物面对旧式婚姻的主体焦虑,塑造了道德圣人的形象。吴芳吉《婉容词》则以新青年追求恋爱自由抛弃妻子的悲情故事,进入被新文化运动和启蒙主义遮蔽的伦理空间。通过两种早期“情书”对读,可以窥见作为“主义”的新恋爱观是如何经由文学的参与而落于实地,以及在这一恋爱转型进程中,道德具象如何被主义抽象取代,主体如何走向空洞化、恶质化的危途。

关 键 词:《新婚杂诗》 《婉容词》 婚恋道德 启蒙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