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燕[1] 简凤娇 杨静红 林东贤 陈亚萍 CHEN Yan;JIAN Fengjiao;CHEN Yaping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2年第1期31-34,39,共5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289);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9021,X2019007-平台)。
摘 要:目的观察水蜈蚣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水蜈蚣低剂量组和水蜈蚣高剂量组,各组连续13 d分别予相应溶液灌胃。末次给药后1 h,正常组按10 mL/kg腹腔注射花生油,其余4组小鼠按10 mL/kg予0.5%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染毒24 h后摘眼球取血,小鼠及其肝组织称重并记录,计算小鼠肝脏指数;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结果水蜈蚣24 h内给药3次后观察7 d,小鼠状态良好,未出现死亡,最大耐受量为86.4 g/kg。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GPT、GOT活力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呈现肝细胞大量片状坏死,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6、MCP-1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水蜈蚣能降低肝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GOT、GPT活性(P<0.01),明显减轻肝细胞损伤,降低病理评分(P<0.05),显著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显著抑制血清TNF-α、IL-6、MCP-1含量(P<0.01,P<0.05)。其作用效果与联苯双酯相当。结论水蜈蚣对CCL4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和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6、MCP-1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