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华丽[1] YANG Hua-li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5-74,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以"雷峰夕照"闻名于世的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轰然倒塌。当时的民众多将雷峰塔的倒掉视为不祥之兆,官方多积极筹划重建雷峰塔,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文人雅士的文艺创作则充斥着惋惜、悲凄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鲁迅先后创作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旗帜鲜明地表示与民间吻合的欣喜态度,表达对"十景病"受到针砭的无尽畅快,最终,将对雷峰塔倒掉事件的反思引向对中国国民性痼疾的批判。鲁迅的这些理性思考与他此期的思想观念一脉贯通,而他对国人终将重建雷峰塔以补足十景的预判,在随后的历史中成为事实。2002年雷峰塔重建成功后大众的不同反应,正是1924—1925年间鲁迅与其他人两歧意见的当代体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