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化石对三江成矿带厂硐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年龄的限定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英超[1] 宋玉财[1] 侯增谦[1] 席党鹏[2] 李素萍[1] 岳龙龙 马旺[2] 唐波浪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查院,南京21004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2期340-355,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22022、41773042、41773043、41772088、4147206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编号:XDA20070304);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J1901-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2105);国际地学对比计划项目(编号:IGCP-662)资助。

摘  要: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铅锌储库之一,成因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成矿温度低,矿床极少发育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矿物,矿床定年问题一直是困扰其研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针对中国西部三江铅锌成矿带思茅盆地内厂硐铅锌矿床开展工作,通过容矿岩石中孢粉化石的定年间接限定了其成矿年龄,进而讨论了其成矿构造背景.厂硐矿床的铅锌矿化主要赋存在地下水成因古喀斯特溶洞的内沉积层中,闪锌矿和方铅矿以交代内沉积物中的方解石或充填其内孔洞的形式产出,矿化形成在内沉积层沉积之后.孢粉化石研究表明,厂硐矿床内沉积物中发育以栗属、栎属、山核桃属为主的被子植物花粉和以水龙骨科、凤尾蕨属、蹄盖蕨科为主的蕨类孢子的孢粉组合.对比区域古气候与古植被特征,判定厂硐矿床内沉积物及古溶洞最可能的形成时代为早-中渐新世,由此判定铅锌矿化应晚于早渐新世(~34Ma),即晚于古溶洞内沉积物开始沉积的时间.对文章研究结果和区域地质构造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厂硐矿床是一个发育在三江褶皱逆冲推覆系统中的、由古喀斯特溶洞控矿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其控矿溶洞是由区域逆冲推覆作用将深埋的二叠纪灰岩地层抬升到近地表接受地下水溶蚀而形成的.厂硐铅锌矿床和三江铅锌成矿带东、北段广泛发育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成矿作用成矿时间一致,成矿特征相似,因此,三江铅锌成矿带可向南延伸500km进入思茅盆地内.本次工作为年轻构造背景下发育的、赋存于地下水成因古喀斯特溶洞内沉积物或碎屑岩中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定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 键 词: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定年 孢粉 内沉积 古喀斯特溶洞 厂硐矿床 三江褶皱逆冲带 

分 类 号:P618.4[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