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 [2]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9KZD005);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抗战时期的史学与历史教育研究”(SWU1909103)。
摘 要:全面抗战爆发后,失去了"基地"武昌的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俨然成为战时高校中的"孤儿"之一,1938年底依靠湖北旅渝同乡会的帮助而寄居"宽不上二丈的米市街"。在重庆南岸复校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在"无序"中困苦备尝,乞怜平价商品、举债银行度日、公演募捐,其艰难维持的窘状无疑成为战时后方私立大学生活样态的一个缩影。在"无序"情况下,学校依然按照"有章"规范来施教育人,仍维持三学院七学系的学科体系及商学办学特色,并积极接收借读生及宣传抗战,同时,亦努力加入"国家队",主动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训,但是,限于其体量过小及国家教育经费有限等因素,学校由私立转为国立的努力未能成功。"无序"与"有章"并存,在"私立"与"国立"之间挣扎,成为战时后方私立大学的生存逻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