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乐[1] 陈宸 陈璋[1] Zhang Le;Chen Chen;Chen Zha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出 处:《中国物价》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China Price
摘 要:利用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投入产出的优化模型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将其分解为三种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国内需求效应与贸易条件效应,以此考察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途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中国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速率的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2008年以后,技术进步效应对TFP增长的贡献在快速下降,而国内需求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的支撑作用未能有效维持TFP增长率保持此前高位;对技术效应的产业结构分解可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等行业,比较劣势在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基础材料制造等行业。反事实分析表明,保持人口增长是提振国内需求效应,促进TFP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瓶颈主要在于内外需求不足和技术进步速率下降,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协同创新、短板创新,合理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切实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