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晓欢[1] 何静[1] Luo Xiaohuan;He Jing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
出 处:《寻根》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Root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四川地区民间墓葬建筑艺术考察与研究”(19FYSB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巴蜀地区明清石构建筑实测和口述文献数据库建设与研究”(19YJA760042);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川渝地区清代女性墓葬建筑装饰艺术研究”(CYS212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自古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对阴宅(墓葬建筑)营建和装饰自是尤为用心。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地上仿木结构的石质墓葬建筑流行开来,这些被统称为墓碑建筑,即是立在土冢前,刻有墓主信息的建筑部分,由最初的铭旌发展为仿制阳宅进行“微缩”和“置换”的石质建筑。
关 键 词:仿木结构 事死如事生 墓葬建筑 石质 铭旌 门户之见 川渝地区
分 类 号:TU251.2[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K878.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