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6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1年第12期1337-1339,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0318)。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后短期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236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8)和存活组(n=188).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包括CHADS2评分、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内径、甘油三酯)水平.分析高血压与NVAF患者抗凝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冠心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吸烟史比例、CHADS2评分、入院NIHSS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左心房内径高于存活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是NVAF抗凝治疗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NVAF抗凝治疗后院内死亡可能与高血压及其高血压分级有关.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