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防治棉田蚜虫效果  被引量:1

Effects of spraying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imidacloprid on the control of cotton aphid by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in coaxial centrifugal mist syste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爱玉 薛超[1] 孙福燕 张芸 张建华[1] 杨媛雪 赵鸣[1] 段爱玲 Wang Aiyu;Xue Chao;Sun Fuyan;Zhang Yun;Zhang Jianhua;Yang Yuanxue;Zhao Ming;Duan Ailing

机构地区:[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 [2]临清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临清252600

出  处:《中国棉花》2021年第11期15-18,36,共5页China Cotton

基  金:棉田绿色飞防技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2021-JF-01);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SDAIT-03-08)。

摘  要:为明确搭载常温弥雾系统的植保无人机(简称为“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对棉田蚜虫防治效果(防效)的差异,选择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吡虫啉,按照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2 g·hm^(-2)在山东省临清市棉田喷雾进行苗期蚜虫防治。结果: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施药,叶片正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在4种剂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可湿性粉剂在叶片正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均最少,其中叶片反面的单位面积药液沉积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剂型;可湿性粉剂的农药利用率显著低于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从4种剂型田间防效看,可溶液剂最好,药后1~7 d防效为68.86%~83.07%,其次是水分散粒剂(药后1~7 d防效为65.34%~80.27%)和乳油(药后1~7 d防效为63.40%~79.18%),这3种剂型间差异不显著;可湿性粉剂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剂型,药后3 d为66.98%,药后7 d为58.73%。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在棉花苗期施药对蚜虫的防效较好,且乳油、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液剂剂型的吡虫啉防效更佳。

关 键 词:棉田蚜虫 害虫防治 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 吡虫啉 农药剂型 雾滴沉积分布 沉积量 农药利用率 防治效果 

分 类 号:S435.622.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