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第四医学中心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北京100048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53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30057, 81871580, 82130062);军事医学创新工程重点项目(18CXZ026)。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年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2, 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SARS-CoV-2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目前全球感染确诊病例数已超过2.5亿例, 死亡病例超过510余例, 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最严峻公共卫生事件。脓毒症最新的定义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重症COVID-19本质上可以理解为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相较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 重症COVID-19脓毒症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异常增多、T淋巴细胞数目更少、炎症标志物水平更高等[1]。充分认识重症COVID-19免疫反应特征和有效调理途径对我国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