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斌[1] Chen Xiaobin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01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双重逻辑及超越性研究”(项目编号:GD18YMK01)。
摘 要:中国现代性建构在“古今中西”问题域中显得异常复杂,亟需在厘清现代性自身属性及其合理形式的基础上,推进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路径的思考。现代性脱胎于西方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但经过理性化论证以及资本主义扩展而具有普遍性维度。对于现代性需要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出发予以理解,在普遍的人的解放尚未实现以前,现代性属于趋向具体普遍性的文明论问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作为现代性的合理形式出现,但资本主义形式必然产生“反现代性”的异化形式,使现代性运动表现为理性化话语与强制性权力相结合的矛盾关系,而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形式则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必然性也合乎现代性价值理念的合理结果。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在当代中国还处于实践和理论不断生成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两大问题:驾驭资本和再造传统,前者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后者缘于中华传统现代化目标,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