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行当、剧场:近代戏曲的非文学演进机制  被引量:6

Taboo, Types of Roles, Theatre: The Non-Literary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 Oper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真[1] Wu Zhe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2年第1期124-136,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被现代戏剧倡导者认为"不与文学发生关系"的《青石山》,源于晚明传奇《长生记》中的一折,本是完全的剧本文学,但围绕"关公""狐妖""道士"三个热门母题,该剧的演出形态、脚色设置、表演程式等,发生了一系列貌似无规则的变化,最终从折子戏发展至晚清各戏班展示阵容的压轴大戏。只有深入文本背后的实演语境,才能发现这些非文学的戏曲演进机制。不同行当的艺人为了规避不利因素,突出技艺优势,不断为本行当争取角色戏份。戏园为了因应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出演人数和演出排场,制造火炽的剧场效应。戏班为了赢得竞争,不断推出名角对手戏,变换搭档。市场、伶人、戏班、信仰禁忌等社会性的因素,都在制约和改变着近代戏曲的现实发展。

关 键 词:表演程式 晚明传奇 演进机制 狐妖 青石山 现代戏剧 戏班 行当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