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区东汉三国佩兵器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波(文/图) 

机构地区:[1]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出  处:《大众考古》2021年第11期48-55,共8页Popular Archaeology

摘  要:“俑”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随葬明器,最初用途是代替“生人”殉葬。《论衡·薄葬》云:“俑则偶人,象类生人,故鲁用偶人葬,孔子叹。”巴蜀地区考古出土了大量东汉三国时期陶俑,种类丰富,造型生动,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准上都不亚于同时期其他地区。有-类俑身佩刀、剑或手持刀,盾、矛等兵器,是巴蜀地区东汉三国时期陶俑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它的出现、流行与东汉豪强地主私家武装的兴起密切相关。

关 键 词:豪强地主 陶俑 巴蜀地区 艺术水准 薄葬 明器 兵器 东汉三国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