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缓释微球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博 顾勇[1] 陈亮[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2年第2期142-145,149,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2312)。

摘  要:骨骼是人体的组成器官,具有保护和支持身体的重要功能。一般来说,骨组织具有良好再生能力,可以自我修复并持续进行生理性改建。然而,当机体处于一些较恶劣的状态时,比如急慢性炎症、创伤、骨肿瘤,以及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时(如发育畸形等),就很难通过骨骼进行自我修复,造成损伤处长期的疼痛、活动异常、畸形、肌肉萎缩和负重功能丧失。因此,针对骨损伤修复材料的研发一直是热点[1-2]。目前,一些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骨水泥等,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微球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它是一种体积为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的微型球体,其常用的组成材料为聚乳酸、壳聚糖等聚合物,以及一些其他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如碳酸钙、二氧化硅等。20世纪到90年代多孔微球被确定适合作为药物载体、细胞输送和组织再生的潜在应用材料[3],由于其体积微小,可以深入到骨骼创伤间隙,同时具备良好的孔隙和可降解性,以及对药物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的缓释作用,大大降低了对新生骨骼修复过程的干扰,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损伤修复中。

关 键 词:急慢性炎症 发育畸形 负重功能 自我修复 生物活性因子 肌肉萎缩 组织再生 生物玻璃 

分 类 号:R318.03[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