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慧 曹丽丽 赵继萍[4] 刘晓菲 潘云 徐嘉蔚 董亮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250012 [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临沂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1期70-73,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0029)。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哮喘患者外周血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哮喘患者46例,其中过敏性哮喘(AA)21例(AA组)与非过敏性哮喘(NAA)25例(NAA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A)24例(EA组)与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NEA)22例(NEA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3例(NC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ILC2s、IL-5、IL-13、总免疫球蛋白E(tIgE)、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同期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AA组与NAA组外周血ILC2s均高于NC组(P均<0.05),但AA组与NAA组比较P>0.05。EA组外周血ILC2s高于NC组和NEA组(P均<0.05),而NEA组与NC组比较P>0.05。AA组与NAA组外周血ILC2s与IL-5、IL-13和EOS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tIgE、sIgE和FEV1/FVC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AA患者外周血ILC2s与FEV1%pred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NAA患者外周血ILC2s与FEV1%pred呈负相关关系(P<0.05)。EA患者外周血ILC2s与IL-5、IL-13、tIgE和EOS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FEV1%pred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sIgE、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NEA患者外周血ILC2s与IL-5、IL-13、tIgE、sIgE和EOS计数以及FEV1%pred、FEV1/FVC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外周血ILC2s可能通过介导Th2型细胞因子产生,参与AA、NAA和EA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评估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但其对NEA发病的影响不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