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408300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2期305-306,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感冒又称为“冒风”、“伤风”、“伤寒”等,“感冒”二字首次提出并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只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能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指出本病病机可初步分为风寒与风热。感冒是指正虚邪实、卫表不固而致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引发的以发热、恶寒、咳嗽、喷嚏、头昏、身疼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多发于气温骤变的冬春季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与西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主要因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治疗则从病原学角度出发,以抗感染为主,辅以对症处理。石峻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载,为重庆市垫江县名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有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四时感冒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关 键 词:临床经验介绍 生气通天论 正虚邪实 中医内科 外感疾病 名中医 呼吸系统疾病 风热
分 类 号:R249.27[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