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俊沛[1]
机构地区:[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广西钦州535099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22年第3期459-462,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摘 要:结核疾病是指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发病于全身各个器官,尤以肺结核为主[1]。儿童结核病,即0~16岁的结核疾病患者,其传染源以家庭内部成人患者为主,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以及母婴传染等[2]。儿童结核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以及结核中毒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3]。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化学合成抗菌药,具备良好的抗菌作用,已被广泛运用于结核病等多种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4]。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药率较低、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等特点,但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以及动物实验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可能给机体带来多种不良反应,尤其是未成年患者,喹诺酮类药在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5-6]。但儿童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离不开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因此,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结核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儿童结核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