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个体与缝合主体——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徐坤小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肖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1期106-111,共6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ZW044)研究成果。

摘  要:一、"戏仿现实主义"的情绪风格在短暂的沉默后,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文学场爆发出一阵夹杂着盲动、悲悼与躁郁的笑声,成为社会转型期精神症候的一种表情。1993年第4期《中国作家》刊载了青年作家徐坤的作品《斯人》,小说对"斯人"的喟叹直指彼时"诗人之死"的社会事件及其文化症候,弥漫在文字里的戏谑、愤懑和颓废,淤积着濒临决堤的情绪,嘶吼出感伤、压抑又狂躁的笑声。

关 键 词:八九十年代 青年作家 诗人之死 精神症候 《中国作家》 徐坤 戏仿 文化症候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