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玉萍[1] 曲亮[1,2] 王克华[1] 窦套存[1] 郭军[1] 王星果[2] 韩威[1] HU Yuping;QU Liang;WANG Kehua
机构地区:[1]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 [2]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125
出 处:《中国家禽》2022年第1期117-120,共4页China Poultry
基 金: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29);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0]355);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专项(BE2019353)。
摘 要:为了解不同蛋鸡品种间的产蛋性能差异,进一步优化地方特色蛋鸡育种目标,开展矮小蛋鸡(A1)、如皋黄鸡(C3)、白羽粉壳蛋鸡(G1)、洛岛红(G2)、白来航(G3)和绿壳蛋鸡(L3)等6个品种(品系)种质特性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下饲养至66周龄,进行个体产蛋性能测定(各300只)。结果显示:各品种在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43周龄产蛋数、66周龄产蛋数和蛋重等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按照66周龄产蛋数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G2、G1、G3、A1、C3和L3。品种间个体累计产蛋数差异主要体现在产蛋后期,群体周产蛋率变化规律的差异表现在高峰维持时长和后期下降速度两个方面。6个品种各阶段蛋重从大到小依次是G2、G1、G3、A1、L3和C3,品种间各个生长阶段的蛋重增速差异明显。提示,在优化地方特色蛋鸡育种目标时,应重点关注后期产蛋数、提高早期蛋重和做到全期蛋重的控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