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山田到东南山客:唐至明朝历史记载中“畲”的含义变迁  

From Hillside Plot to San-Hak:the Semantic Evolution of“She(畲)”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Tang to Mi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扬 LI Yang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1-26,共6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浙江畲族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ZD213)。

摘  要:历史上族称的由来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它承载了民族和周边族群特别是中原王朝交往交流交融的融合历史和族群记忆,畲族族群的由来也不例外。从唐至明朝的历史记载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畲”最早表示田土类型、耕种方式和居住方式,在唐宋因文人士大夫的关注而开始发展成为人群的称呼,经历了宋元之际“畲”与统治的互动和元代制度中较为稳定的指称和地理范围扩大,明代的“畲”更多用于指代东南山区的特定人群,链接了特定的反抗、接受、适应的融合过程以及王朝的统治历史。“畲”的含义变迁既是东南地区民族融合早期历史图景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东南原始居民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一个发展阶段。

关 键 词:南方少数民族  历史记载 东南山区 人群互动 

分 类 号:K28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