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漫[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江汉论坛》2022年第3期49-57,共9页
摘 要:“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杜牧《清明》,由于精准描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江南情景而万口传诵。晚近以来,本诗逐渐被怀疑是出于宋人之手的“伪唐诗”。本文引入友邻学科的学术资源,构拟新的辨伪观念和标准,揭示以往学界步入此诗辨伪歧路的误判原因;借鉴李商隐“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的描述,探索“杜牧式江南话语”的内涵、风格,确证《清明》为杜牧“杏花时节在江南”的“伤春”之作;通过侦探式的学术追踪,利用以往讨论中较少涉及甚至没有涉及的大量诗词资料,还原晚唐至两宋杜牧《清明》的传播轨迹;指出“杏花村”是继“桃花源”之后,又一个被文化共同体将文学意象成功转换为多地景观和地方历史的文学标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24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