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贇 徐昌武[1] 刘根 金星 柳小佩 胡琦[1] 陈静[1] Wang Yun;Xu Changwu;Liu Gen;Jin Xing;Liu Xiaope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06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年第1期121-12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33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CFB240)。
摘 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破裂、糜烂或出血引起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以及血小板黏附、聚集,最终形成冠脉内血栓,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类型上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目前ACS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且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在PCI围手术期起辅助作用,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缺血并发症(如支架血栓形成和不同程度的心肌坏死)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出血风险随之增加。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临床持续争论的热点之一。本综述主要通过介绍ACS患者在PCI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使用不同抗凝药物所产生的临床效果,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方向。
关 键 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内血栓 血小板黏附 抗凝药物 粥样硬化斑块 冠脉狭窄 临床综合征 心肌坏死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