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亚锋 王娜 王孟虎 汤建 吴德玲 张伟 Zuo Yafeng;Wang Na;Wang Menghu;Tang Jian;Wu Deling;Zhang Wei
机构地区:[1]亳州学院中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2]亳州市华佗中医院中药房,安徽亳州236800 [3]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68-71,共4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4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3229);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765);中药原料产品研发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亳州学院)(KLAHEI18032);亳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BY2017C04)。
摘 要:目的:研究亳菊模拟加工过程中关键酶活性变化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pNPG法测定不同温度温度下不同时间点加工的亳菊样品中酶活性;同时采用HPLC测定40℃、50℃、60℃、70℃、80℃、90℃6个温度不同时间点加工的亳菊样品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通过酶活性大小测定和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加工温度对亳菊质量的内在影响。结果:发现亳菊细胞内关键酶活性在低温下(<80℃)保存时间较长,在高温状态下(≥80℃),酶活性下降较快,90℃下酶在15min内基本失活。同时我们发现亳菊中黄酮苷类成分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延长,黄酮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跟酶活性有密切的相关性。当新鲜亳菊在低温下(<80℃)加热时,关键酶酶活性在亳菊细胞内保存时间较长,酶活性越高,黄酮苷类成分降低越明显,随着时间增加,酶活性在细胞内稳定性降低但仍有酶活性,黄酮苷类成分逐渐降低;当新鲜亳菊在高温下加热时,由于温度在新鲜亳菊内是渐进式增大的,细胞体内酶活性在15min内基本都有活性,所以在15min内黄酮苷类成分是逐渐降低,随着加热时间增加,细胞体内达到高温状态,酶逐渐失活,无法水解黄酮苷类成分,黄酮苷类成分保持稳定。在实验过程中,黄酮苷元(金合欢素)含量升高,木犀草素含量升高不显著,芹菜素含量降低。结论:亳菊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和亳菊细胞内关键酶活性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通过调控亳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可以影响亳菊细胞内关键酶活性进而影响其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而黄酮苷元(金合欢素)含量升高,木犀草素含量升高不明显,芹菜素含量降低,推测是因其结构性质易形成配合物及加热激活褐变酶的酶活性使其氧化聚合而含量降低,其反应机理有待进一步验证。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确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