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与傣族贝叶文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燕[1] 

机构地区:[1]云南省图书馆

出  处:《兰台内外》2022年第5期49-51,共3页Inside and Outside Lantai

摘  要:贝叶经是以棕榈叶片为记录形式的典籍,因记载的文字多为佛教经文,故称其为贝叶经,国外一般直接称作“棕榈叶手稿(Palm leaf Manuscripts,PLMS.)”。据现有资料记载,贝叶经肇始于南亚,其产生时间不迟于公元前5世纪。随着印度文化向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传播,这些国家也成为贝叶经藏品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630-693)和9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贝叶经传入中国,在云南主要流传于版纳、德宏、临沧等傣族居住区。贝叶经记载的内容丰富,其书写格式和装帧形式也别具一格,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傣文经书《尼赕坦帕召》和《坦兰帕召》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和传播,已有2700多年了。

关 键 词:贝叶经 傣族 贝叶文化 保护 

分 类 号:B942[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