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国飞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
出 处:《河北画报》2022年第4期82-84,共3页Hebei Pictorial
基 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绿水青山”视域下都市与田园山水画研究——以成渝为例,课题编号:21SKGH427。
摘 要: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语境下,西方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们的思维、表达方式、思想、生活发生激烈的变化。站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中间,大多时候我们先接受西方,然后考虑“传统”“古今”等问题。国人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消化、吸收西方以科学技术—工业—商业为价值核心的哲学体系。中国画学也在这样的境况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学习方式、价值取向有别,西方以认知、科学、实证为标准的体系之下,故以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其研究对象,而中国画的学习从来不以科学认知为最终目的,近代以来试图用西方素描、造型、图式等方式来解决中国画问题的过程中,似乎我们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中国画看似多元的今天,“笔墨精神”却每况愈下,当代山水画转型应该通过研究人文和自然来重新接续山水画的文脉,而如何研究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山水画自然观的再认识、整理、研究。我们首先要从山水画的观照方式去梳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