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来”与“放下”--卡夫卡与禅宗的表达方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艳兵[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3期76-80,共5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研究”(17AWW002)。

摘  要:20世纪著名理论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指出,寓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得天独厚的思想方式”。“寓言在思想之中一如废墟在物体之中。”寓言不仅要说出人类生活的普遍实质,而且要“在最自然、最堕落的官能性质上说出个人的自传式的历史性”。a从象征到寓言,20世纪西方文学悄然完成了其重心的转换,而处在这一转化中心的就是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卡夫卡。20世纪著名政治理论家和社会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非常赞赏和推崇卡夫卡,她在她家门厅的墙上挂着卡夫卡的巨幅照片。阿伦特为本雅明编辑的英文版论文集名为“Illuminations”(中译本为《启迪:本雅明文选》),她为本书写的序言名为“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

关 键 词:卡夫卡 政治理论家 本雅明 著名理论家 阿伦特 自传式 社会理论家 表达方式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