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樊嘉亮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88-95,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摘 要:围绕叙事性角度可从三个方面对吴兴华的拟古诗进行分析。其拟古诗以“陌生化”叙事性手段,使得该类诗歌在叙述和主题上呈现出一种现代化的审美;在形式上,通过“绝句”类诗歌对于新诗形式的创新,影响了诗歌的叙述表现方式,虽然由于既定形式的束缚,出现了诸如在一首诗内意象过于繁复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诗同古典诗词在形式和神韵上的交融;在抒情方面,吴兴华的“古题新咏”类拟古诗,虽然有着与叙事诗相似的形式,但由于受到古典抒情传统的深刻影响以及吴兴华个人对于抒情美学范式的偏爱,实际上在诗歌的表现中达到了抒情与叙事的微妙平衡,呈现出一种抒情与叙事融合统一的样貌。吴兴华的拟古诗是对古典诗词审美的“再发现”与“再利用”,也是对新诗形式的一种创新探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