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肾科,湖北武汉430200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22年第5期847-849,共3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基 金:2019-2020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内护理课题项目(HL2019ZC-61)。
摘 要:目的评价不同体重指数(BMI)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恢复效果,并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不同BMI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该院肾科收治的终末期肾病并行同种异体活体肾移植患者119例。根据患者术前BMI水平分为偏瘦组(BMI<18.5 kg/m^(2),21例)、正常组(BMI 18.5~<23.9 kg/m^(2),64例)、超重组(23.9~<27.9 kg/m^(2),26例)和肥胖组(BMI≥27.9 kg/m^(2),8例)。统计4组患者术后1周尿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FR)等,同时记录4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心血管事件、肝功能异常、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再入院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移植术后1周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均偏高,GFR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瘦组患者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GF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GFR与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以感染、心血管事件、肝功能异常最为显著。偏瘦组患者除再住院发生率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恢复效果密切相关,控制患者术前BMI有助于术后早期恢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前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不同BMI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