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东平[1] 李勤通 Zhou Dongping;Li Qinto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法学院 [2]湖南大学法学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22年第1期146-158,共13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书·刑罚志》译注”(20FFXB034)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印度法系及其与中华法系比较研究”(14JJD820018);北京宸星教育基金会项目“印度法和伊斯兰法研究”(2019-03-003)。
摘 要: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也深受其影响,表现错综复杂。佛教法律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既存在矛盾,又不乏协调融合之处。纵观两者的冲突妥协历程,主要表现为:佛教平等观冲击了中国传统身份伦理和秩序,但中国忠、孝伦理顽强地改造着佛教;佛教罪观念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罪观念、刑事法律乃至其他法律规范的内容;佛教的一般处罚观、地狱处罚观以及刑罚观对中国传统刑罚思想和制度也产生诸多复杂的影响;佛教的无讼观念则强化了中国传统既有的无讼观。对佛教要素的深度接受是中国传统法律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尽管这种包容性存在一定限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