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缘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出 处:《法律与伦理》2021年第2期213-231,共19页Law and Ethics
摘 要: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体现出我国刑法处罚早期化、干预前置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立法者的积极入罪思维,这一立法趋势导致我国刑法犯罪圈的扩张。面对这一入罪扩张趋势,我国目前的出罪机制呈现不畅与无序之状态,主要表现为法定出罪事由的适用条件较高,但书条款的泛化适用,无法有效应对犯罪圈的积极扩张。部分罪后情节可以作为出罪事由具有法律依据,但其适用范围有限。在预防刑法推动立法积极入罪的背景下,需秉持刑法谦抑性,在扩大罪后情节出罪之适用范围的基础上,以司法解释为支撑,将适用类型划定在抽象危险犯、持有型犯罪以及中立帮助行为这几类行为犯当中,并且以有效消减社会危害性、降低人身危险性为适用标准,将罪后情节作为其他出罪事由的补充。推动司法者在刑法适用过程中的能动出罪,在司法层面缩小犯罪圈,促进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