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RICU,扬州225000
出 处:《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Modern Nurse
摘 要:目的探讨振动正压呼气技术、胸廓高频振荡技术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振动正压呼气技术组和胸廓高频振荡技术组,每组各60例,胸廓高频振荡技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振动背心排痰,振动正压呼气技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振动正压呼气治疗系统排痰,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液性质、呼吸困难量表评分、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H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振动正压呼气技术组PCO_(2)、PO_(2)变化优于胸廓高频振荡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两组患者痰量、痰液黏稠度下降值和痰色评分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EV_(1)%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振动正压呼气技术组FVC、FEV_(1)、FVC%、FEV_(1)/FVC变化状况优于胸廓高频振荡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振动正压呼气技术组呼吸困难量表得分降低程度高于胸廓高频振荡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正压呼气技术、胸廓高频振荡技术在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气道分泌物排出效果方面差距不大,但是振动正压呼气技术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临床呼吸困难状况、通气功能方面优于胸廓高频振荡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