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山西长治046000 [2]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出 处:《临床医药实践》2022年第3期195-198,共4页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是儿科常见疾病,但其治疗和诊断都具有一定难度,对儿童健康造成巨大危害。RMPP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不仅可以引起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而且病情迁延不愈。对于RMPP的诊断,首先是在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前提下,经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律治疗后患儿病情继续加重及血清学相关检查指标明显异常的可考虑该病[1]。然而由于血清学相关检查的滞后性及缺乏特异性,不能对RMPP进行早期诊断,易延误诊治,耽误病情,给治疗增加难度。RMPP的形成主要与患儿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反应有关[2],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诊断RMPP、监测RMPP进展、判断RMPP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RMPP中有许多异常表达的生物标志物,在血清、痰液中检测不敏感,缺乏特异性,标本易被污染。近年来,支气管镜已成为儿科呼吸疾病诊治中安全、有效、不可缺少的手段,而通过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不仅可以避免标本污染,而且取样范围广,被认为是目前肺炎病原学诊断更为敏感和可靠的方法[3]。因此采用肺泡灌洗生物标志物作为诊断指标能够显著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5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