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西鹏 陈东阳 刘爽健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高校科技》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基  金: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2021年度课题“发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国际交流高质量平台作用,助力首都加快打造国际交往高地”(2021001686);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2021年度“北大研究”课题“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1ZZ06)。

摘  要:新型研发机构是实现高校科学研究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的新型产学研组织形式,对于我国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化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系统分析了机构市场化能力普遍匮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市场化运转的模式与特征,提出了增强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能力的政策启示。

关 键 词:新型研发机构 市场化 弗劳恩霍夫协会 产学研 

分 类 号:G64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