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永芳[1,2] Li Yongfang
机构地区:[1]广东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2]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149-155,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全史(1919—1949)”(19ZDA211);广东科技学院2020年度“创新强校工程”(研究类)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创新团队”(GKY-2020CQTD-8)。
摘 要: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战时期华北敌后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其所开展的农民运动在中国抗日根据地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兴起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基于对日作战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是战时经济环境的迫切需求,更是响应党中央抗日救亡伟大号召的行动使然。为了更好地完成抗战的艰巨任务,晋冀鲁豫边区主要从武装抗日运动、改造乡村政权运动以及经济建设运动三方面开展农民运动:武装抗日斗争主要是配合正规部队对日作战、实行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武装斗争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等;改造乡村旧政权运动主要是建立抗日民主新政权;经济建设运动主要是开展减租减息、农业建设、农业互助、大生产等。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成功开展,昭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群众路线,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根本原则;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正确领导,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基本方针;运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思想动员,这是发动农民运动的重要方法;统筹推进各项农民运动一体化发展,这是顺利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保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