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亚静[1] 马丹[1] 武泽文 张莉芸[1] 郝慧琴[1,2]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太原030032 [2]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  处:《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51-256,共6页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1768,82001741)。

摘  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早期中胚层的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1]。20世纪70年代Friedenstein等[2]首次发现从骨髓中分离可在体外培养增殖的纤维样细胞,将其移植到皮下后能够形成骨组织和重建造血微环境。大量研究表明,MSCs来源广泛,可以从骨髓、皮肤、脂肪及脐带等组织中获取,且免疫原性低,能够逃避免疫监视[3]、参与免疫调控。MSCs表达低水平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因此不能作为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来促进免疫应答[4]。

关 键 词: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系统性硬化症 

分 类 号:R59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