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华丽[1] Yang Huali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2年第1期47-47,共1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摘 要:新年新气象。2022年第2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将原来每期都有的《编后记》改成了《编者的话》,而且说明了今后“有话则说,无话不说”,因此该栏目“想必也不会期期都有”。编者李敬泽先生这次“说”出来的“话”中,言及近年来学术期刊的怪现状之一——不爱发在读博士的论文,担心那样会拉低刊物的影响因子。对此,《丛刊》编辑部讨论后决定,“因子事小,学术公正和学术质量事大,大道理管小道理,断不能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为了因子不要学子”,还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一直坚持严格的学术评审机制,力求公正对待所有学人的成果。我们高度重视成就夙著的学者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青年研究者的探索满怀期待,过去一向如此,今后仍将如此。”不仅如此,编辑部还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在即将展开的年度论文评奖中特意“设立博士生奖的分项,面向在读博士乃至硕士的论文”,希望这个评奖能“成为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的学术平台”。这让忧心于青椒们在“运作、操控、策略和场域”(许子东语)之下艰难生存的我等,禁不住为《丛刊》的学术坚守交口称赞,为优良学术传统的继续流传而倍感欣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