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柏云彩[1]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4期49-53,共5页English Square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英国女性主义经典戏剧的表演研究”(项目编号:19WWB001);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英语专业‘国家标准’视阈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00918JX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其科幻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的"荒原"意象。多丽丝·莱辛借用了艾略特《荒原》中的"荒原"意象创作了《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她通过显性的文学文本隐喻隐性的社会历史文本,刻画自然生态的文明荒原,表现现实主义的主题思想。多丽丝·莱辛通过互文性创作策略,不但书写了人类历史,而且促进了人类对历史的追问与反思。本文对《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互文性解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作品的主题与艺术价值。
关 键 词:多丽丝·莱辛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荒原意象 互文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