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ASL脑灌注的关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霍磊[1] 傅凯丽[1] 王泽颖[1] 

机构地区:[1]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5期945-950,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鲁卫函〔2019〕92号);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No.鲁卫函〔2020〕132号);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2019年(第2类)第001号,2020年(第4类)第057号];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20YX019)。

摘  要: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脑灌注的相关性,寻找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易患体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人204例为病例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人2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传统危险因素、中医体质、ASL脑灌注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医体质、ASL低灌注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其中气虚质病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度是平和质的3.183倍[OR=3.183,95%CI(1.529,6.626),P=0.002];痰湿质病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度是平和质的3.709倍[OR=3.709,95%CI(1.866,7.373),P<0.001]。ASL低灌注病人出现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度是非低灌注病人的2.680倍[OR=2.680,95%CI(1.683,4.267),P<0.001]。结论中医体质、ASL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关,与平和质相比,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病人更容易出现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关 键 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中医体质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277.7[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