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全生
机构地区:[1]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乡村振兴》2022年第3期86-90,共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农村社会分层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BSH04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启农村改革后,农村的政治组织架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就业结构不断变化调整,农村社会分层也发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变化,阶级成分式微,农民之间的职业分途和经济分化日趋明显,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相一致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形成。然而,随着农村改革推进到“深水区”,土地集中化、农业机械化、人口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不断加速,乡村治理滞后,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社会分层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城镇化加剧了乡村人口老龄化;农村人才向城市单向转移,造成农村知识阶层“失血”萎缩;农地无序规模流转催生了乡村社会两极化分层趋势;黑恶势力侵入部分乡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污化了乡村管理者的声望;部分地方在土地、矿产等资源开发征用过程中,截留村庄公共利益的恶劣现象,加大了乡村社会的矛盾;数字鸿沟和消费分层,加剧了弱势群体的疏离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