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315 [2]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15 [3]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现代医院》2022年第3期469-475,共7页Modern Hospitals
摘 要:舌诊和舌下络脉诊法均是中医特色诊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舌诊历史悠久,甲骨文中已有舌与舌病的记载,周秦时代、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等早期的舌诊侧重于描述舌的局部症状。汉晋隋唐对舌的解剖、脏腑配属、经脉络属、全身疾病的舌部症状、舌病及其治疗、舌苔、舌质、舌态、舌感、舌下络脉、各科杂病舌象均有论述,对舌诊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宋金时代的舌诊总体上呈现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①对伤寒舌诊的归纳总结;②对舌病的辨治更趋成熟。元代开始出现舌诊专著,标志着舌诊的发展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在明清两代不断推广舌诊的临床应用范围。近代迄今,舌诊之学日趋规范,舌诊的研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与技术,从基础到临床做了深入的探索,阐明了许多机理,取得了大量成果,舌诊的专著包括图谱也日趋增多。可以预见,舌诊学将成为我国中医诊断学的一大特色,而对世界医学作出贡献。
分 类 号:R241.2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