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后路复位减压360°融合治疗双节段腰椎体滑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东洋 罗海茂 唐忠秋[1] 邢学红[1] 

机构地区:[1]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四川攀枝花617000

出  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354-357,共4页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复位减压360°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后临床疗效及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关系的变化。方法回顾纳入接受腰椎后路复位减压360°融合内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67例双椎体滑脱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腰椎功能障碍(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时,患者腰痛VAS评分由(5.10±0.60)分降至(2.10±0.50)分,ODI由(44.5±2.20)分降至(18.6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前凸角LL由(47.30±5.10)°降至(32.10±6.00)°,骶骨倾斜角SS由(40.30±3.30)°降至(26.80±7.50)°,骨盆倾斜角PT由(34.50±3.00)°降至(13.60±5.00)°,骨盆入射角PI由(63.20±8.10)°降至(43.3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LL与SS、PT及P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2个月时,LL与SS呈正相关性(P<0.05),SS与PT呈负相关性(P<0.05),SS与PI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腰后路复位减压360°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双椎体滑脱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恢复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

关 键 词:脊椎滑脱 神经根病 脊柱序列 

分 类 号:R681.5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