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冉秋林 刘志刚[1,2] Ran Qiulin;Liu Zhigang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000 [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天津300000
出 处:《巴楚医学》2022年第1期107-111,共5页Bachu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3332019168)。
摘 要: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缺血预处理(LIPC)可由各类损伤阈值以下的应激源或刺激触发,通过激活大量保护性级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和转录因子等,诱导脑缺血耐受(IT),减轻此后严重缺血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近年来,基于对脑LIPC分子作用靶点的深入研究,许多物理刺激和药物被认为可模拟LIPC从而诱导脑IT。本文就近年来LIPC脑保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和优化缺血预处理策略提供新思路。
分 类 号:R331.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5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