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卓芸巧 李文娟[1] 陈芸芸 顾逸藜 张霜 谢臻蔚[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杭州310006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2年第2期185-187,共3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 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盆底肌表面肌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浙江省妇科泌尿及盆底康复质量控制中心的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产次、病程等一般情况及POP-Q评分,并行Glazer法盆底肌表面肌电生理检查,分析各项盆底肌电值特征及其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OP患者的前、后静息阶段的异常率分别为28.2%、26.5%,而慢肌阶段、耐力测试阶段和快肌阶段的异常率分别高达99.7%、99.3%和89.2%。其静息阶段平均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值呈正相关,耐力测试阶段变异性与绝经年限、年龄、产次呈正相关(均P <0.05)。POP患者的前后静息阶段平均值与Aa和Ba值呈负相关,后静息阶段平均值与C和D值呈负相关,快肌阶段最大值与C值呈负相关,耐力测试阶段变异性与Ap值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POP患者普遍存在盆底肌电值异常,与年龄、BMI、绝经年限及产次存在相关性;肌电值与不同POP缺陷的相关性不同,其中静息阶段电位与前、中盆腔缺陷密切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4